首页 >> 定时插座

中国市场化改革警惕计划经济思维回潮0电话线

文章来源:泰华五金网  |  2022-09-09

中国市场化改革警惕计划经济思维回潮

本报特约金融评论员乔加伟

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,以及随后发生的欧债危机,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常听到一种说法,认为外汇资金短缺是制约企业“走出去”的瓶颈。在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情况下,企业“走出去”为什么会差钱?这种现象背后有什么深层次原因,又该采取哪些对策解决潜在的问题?

真正短缺的是“免费午餐”

全局来看,中国显然不缺外汇。和天下所有商品一样,是否短缺,关键在于供需。境外个人或机构购买中国的商品和资产,如果使用外币支付,自然形成供给。反之,国内个人或机构要购买海外的商品和资产,形成外汇需求。众所周知,进入21世纪,中国持续了多年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“双顺差”局面。换言之,海外对中国商品和资产的需求远超出我国对境外的需求,外汇供给只应多不应少。

我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兑换,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正常途径可获取外汇资金。如果金融机构真的缺少外汇,为什么又将外汇大量出售给央行,造成外汇储备的积累?对于非金融的公司,即使没有创汇业务,也可使用人民币从银行换取外汇,短缺又从何说起呢?

仔细推敲各方诉求,不难发现,真正短缺的是廉价的外汇资金。那些叫喊外汇短缺的,通常都希望寻求国家动用外汇储备提供支持。绕开每月交易量高达3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市场,转而向国家寻求外汇资金,自然是希望得到市场无法提供的好处。最显而易见的,是无需承担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风险。更有甚者,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,动不动就要求政府提供低息、零息外汇贷款。由此可见,和其他市场一样,短缺的并非商品本身,而是获得廉价商品的机会,也就是“免费午餐”。

警惕计划经济思维回潮

寄望政府分配“免费午餐”,是典型的计划经济思维。实践证明,政府以计划方式集中配置资源,既无法引导资源有效使用,也没有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理地激励约束机制。当市场越来越多的参与资源配置时,经济活力得以释放,蛋糕才得以越做越大。数十年计划体制的艰苦实践,才激发中国穷而思变,走上改革开放道路,其中的教训岂能轻易忘记?

具体到外汇,更是市场化改革促进繁荣的典型例证。计划经济时期,外汇收入以官方汇率统一卖给国家,再由国家统一支配。改革开放后,开始出现计划分配和市场分配的双轨制。由于计划轨的人民币官方汇率大幅高于市场轨的汇率,以官方汇率拿到外汇,实际上就是在享用“免费午餐”。企业往往想方设法从政府获取外汇资源,却很少愿意把外汇卖给政府,导致国家外汇储备规模不足。对于能够拿到“免费午餐”的人,价格差提供了寻租机会,倒卖外汇额度、谋取私利的乱象自然难以禁绝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。1993年11月,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《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》,《决定》明确要求:“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。”随后的外汇体制改革,建立统一的外汇市场,推进人民币可兑换,才为日后中国融入全球市场和外汇储备的快速积累奠定了基础。

三十余年改革之历史镜鉴,显示市场在配置外汇资金中的基础性地位不可动摇。在当前形势下,企图绕开市场、寻求“免费午餐”的做法尤其值得警惕。

首先,允许部分人绕开市场,将损害市场的统一性和规范性,不利于推进“走出去”战略。一个市场的信誉,关键在于能否确保交易的公平和规范。如果部分人可以拿到政府提供的优惠,那么对其他人是否公平?决定是否纳入“支持名单”的规范又是什么?长远来看,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。政府的财务支持会加重原本商业活动的政府化色彩,可能招致更多反对。以华为、中兴为例,美国政府反对其收购活动的理由,就包括其所谓的“中国政府的财务支持”。为推进“走出去”战略,应凸显企业商业活动本质,政府提供特别支持只能授人以柄。

其次,廉价外汇资金容易滋生盲目投资。几乎所有的金融危机,都植根于过低的资金价(1398.60, 5.50, 0.39%)格。作为外汇资金的价格,汇率和利率起到约束作用,促使企业仔细考虑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覆盖成本。如果这一约束被放松,甚至形同虚设,企业投资冲动就会变成脱缰野马,而投资质量则必然不尽人意。香港科技大学谢丹阳[微博]教授的研究显示,2005-2010年间,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收益率为7.8%,远低于投资所在地区平均收益率10%的水平,其中原因,耐人寻味。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失败的教训,大多是对收益前景过于乐观,对风险估计不足。如果政府提供廉价外汇资金,只能助长投资冲动,效果必然适得其反。

第三,中央银行过度发放补贴性外汇贷款,将损害其资产负债表的健康,埋下通胀隐忧。改革初期,中国人民银行一方面可以发行货币,另一方面又按照官方利率发放贷款。官方利率本就偏低,再加上借款人财务状况恶化,严重损害人民银行的资产质量。央行最终落入超发货币维持运作的陷阱,恶性通胀难以避免。1994年,通胀升至24%,换来一部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,央行提供补贴性贷款的漏洞才被堵上,为日后通胀的稳定奠定了基础。实践证明,央行不应发放补贴性贷款,无论是外币还是本币。这不仅是《中国人民银行法》确立的制度原则,更是多年改革的宝贵经验。

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才是治本之策

外汇市场出现的问题,应在市场机制中寻找解决之道。经过多年改革,外汇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。例如,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,银行和企业的经营行为存在扭曲,“不需要的部门(央行)积累外汇,需要的部门(银行和企业)不愿持有外汇”。但市场存在的问题,应从改进市场机制入手来解决,而不是因噎废食,重回计划老路。应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,增强汇率双向波动弹性,通过汇率波动引导供需,实现市场出清。同时,应进一步改进交易机制,丰富交易品种,扩大市场参与主体范围,培育微观主体适应市场波动的能力。

在市场机制下,央行不应是有求必应的“奶妈”,而应恪守执行货币政策和监管市场的职责。作为货币政策当局,央行应以人民币对内对外的币值稳定为基本目标。为实现这一目标,央行必须保持稳健的资产负债表,对于任何企图廉价甚至无偿从央行获取资产的行为,应当坚决予以反对。外汇储备是央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,担负保障国际收支安全的重任,其使用更应慎之又慎。作为市场监管机构,央行应重在市场制度建设,谨慎直接参与市场活动。特定情况下,央行可发挥“最后借款人”作用,填补市场无法正常运作的缺口。但市场机构向央行借款只是在穷尽市场化方式之后的不得已之举,而不是竞相抢夺资源。在当前国家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的背景下,央行也应围绕上述基本原则,坚持以市场化手段支持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
在市场机制下,企业和银行应是权责清晰、风险自担的投资主体。经过多年改革,企业和银行的公司治理水平取得长足进展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权责不清的问题仍广泛存在。部分企业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争取资源,投资的好处为企业享有,投资的损失和风险却由政府兜底。再加上监督机制不够健全,企业或个人请客、国家财政买单的情况屡屡发生。在“走出去”过程中,应当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公司治理制度,确保谁决策、谁负责,谁承担风险、谁获得收益。“走出去”企业只有遵循市场规律,才能在国际市场的风浪中成长为强有力的竞争者。

上一篇:叶檀:政府越俎代庖全面接管经济下一篇:三中全会经济药方猜想:7领域将推新政策

西安看妇科较好的医院

泉州好的治疗阳痿医院

太原白癜风医院哪家好

武汉治疗性病医院

广州白癜风治疗多少钱